现代航空发动机的密封式结构特点决定了内窥技术(孔探技术)在其故障诊断中的重要地位。现代飞机大多使用高涵道涡轮风扇发动机,其主要有风扇、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及附件系统组成。同时,航空发动机工作在高温、高压和高转速的状态下,因此其故障多发部位也多集中在这三高状态下的高压压气机、燃烧室和高压涡轮中。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如主气流通道部件、高压压气机、高、低压涡轮的各级轮盘及叶片、燃油喷嘴、燃烧室等都是不易拆卸且检验可达性较差的零部件,对这些零部件的检查与监测工作都是通过内窥技术完成的,因此,内窥技术一直在航空发动机的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航空领域工业内窥镜应用情况的介绍。工业内窥检测具有无损、直观和快速的性能,使得它自产生开始就在航空探伤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硬杆式、软管式和电镜在发动机内窥检测中都有着具体的应用范围。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工业内窥镜作为NDT检测的重要仪器应用于民航飞机发动机维修中。
目前,航空公司普遍具有飞机机群大、机种多、分布广等特点,而具有发动机孔探检测、损伤评估及维修决策专家不可能分布在各地,往往仅限于专门从事飞机发动机维修的相关部门,这些特点使目前发动机孔探检测面临了典型的异地检测、评估与决策问题。目前解决这种异地检测、评估和决策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当进行发动机进行现场孔探检测时,特别出现疑难问题时,往往通过传真、电话的手段与专家进行咨询和联系,当实在无法解决时,还需要专家亲到现场解决。现然这种传统的解决远程问题的模式很大程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延长了飞机的停场时间,增加了飞机的运营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