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航空发动机维护多采用定期维修方式,即“按照设备或零部件适用手册进行定期维修”。这种维修方式在保障发动机性能、提高完好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容易造成某些状态较好的设备或部件强制按时限拆换,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随着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视情维修在航空发动机维修中得到广泛应用.视情维修要求“定期对设备或零部件对照某些物理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以确定其在下一个计划的检查或检验周期之前能否继续使用”,该方式针对性强,但必须有适当的监测手段.目前发动机监测手段主要包括
(1)发动机振动信号分析:
(2)发动机滑油分析:
(3)无损探伤技术。主要是内窥镜孔探技术;
(4)基于飞行数据记录器译码的发动机性能趋势分析。
航空发动机内窥镜孔探检测就是利用发动机壳体上的观察孔,用内窥镜孔探仪对发动机零部件进行可视检查,这样可以直观的了解发动机内部的情况且不必分解发动机.发动机盼关键部件,如高压和低压压气机、高压和低压涡轮的各级轮盘及叶片、燃烧室等都是不易拆卸且检验可达性较差的部件,对这些部件的检查与监测工作大都是通过孔探检测完成的内窥镜孔探检测可发现零部件掉块、腐蚀、裂纹、烧熔和积炭等损伤缺陷情况,从而有助于了解发动机的健康状况,查出故障隐患,保证发动机正常可靠运转.
通常发动机需要按规定定期进行内窥镜孔探检测,有时遇到特殊情况,如发动机超稳、踹振、发现异物、外来物打伤进气道和参数异常时,也必须进行孔探检测,杜绝事故隐患。内窥镜孔探检测为飞机维护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确定发动机内部状况的方法.因此,内窥镜孔探技术一直在航空发动机的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面向发动机维护的内窥镜孔探技术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内窥镜孔探技术为主的无损检测技术日渐成为监控航空发动机状态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采用内窥镜孔探技术发现飞机损伤,战伤,故障隐患以及判定损伤等级已是航空发动机维修必要的先期工作,对于保障发动机正常工作,避免人力、财力的浪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航空发动机维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