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支工业内窥镜彩色摄像机在不同的彩色监视器上为什么有的能显示出彩色,有的只能显示黑白图像?
工业内窥镜摄像机和监视器作为监视系统的前、后端设备,其原理刚好相反,前者是通过 CCD (或其他传感器件)将被摄对象的成像转变成为电信号,并经视频处理电路处理成为视频信号;而监视器则用于将视频信号通过视频通道的解码电路分解出红( R )、绿( G )、蓝( B )和亮度( Y )信号,并通过释放电路驱动显像管的电子枪形成 R 、 G 、 B 三束电子束摄向屏幕。输入视频信号还同时通过同步分离电路分离出行、场同步信号,并通过行、场偏转线圈产生行、场扫描信号,促使摄向屏幕的电子束一一落在相应位置,最终重现一幅幅稳定的图像。对于 PAL 彩色视频信号而言,其色度信号通常被调制在中心频率为 4.43MHz 的彩色副载波上,如果摄像机产生的彩色副载波频率产生偏移,或者监视器解码电路的 4.43MHz 负载波振荡器的中心频率产生偏移,则有可能使重现的图像不能显示出彩色,而变成寄生有网纹信号的黑白图像。彩色监视器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彩色副载波同步范围为 4.43MHz ± 300Hz ,因此如果摄像机输出的复合视频信号的彩色副载波频率偏移量超过± 300Hz 时,则在监视器上将有可能不能重现彩色图像。当然,内窥镜监视器的彩色同步范围也可以调得宽些(如± 500Hz ),但彩色副载波信号的宽度和品质因数是相克的,同步范围如果故意扩大,则彩色噪波则会相应增大,即彩色信号的品质也相应会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内窥镜监视器输入的复合视频信号幅度严重下降或严重畸变,也可能造成重现图像无彩色的现象,这是因为彩色监视器的行业标准规定专业级监视器输入信号幅度低于 0.7Vpp ,或由于使用了非 75 Ω标准的同轴电缆而造成高频衰减,致使彩色副载波的信号幅度低于 0.21Vpp 的话,也可能导致重现图像无彩色,此时便必须在敷线时增设视频放大器或选用 75 Ω标准的同轴电缆了。 |